索 引 号 | MB1846817/2020-00069 | 分 类 |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2020-06-24 |
标 题 |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970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苏医保复〔2020〕78号 | ||
时 效 |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970号提案的答复
沈卫民等8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政府投入,结束慢性病人和老人15天候鸟式的看病生涯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纵深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以及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看病就医不便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坚持和完善依法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省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职工和城乡居民分类保障。
二是完善筹资分担和调整机制,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筹资缴费责任,加强财政对医疗救助投入。实行待遇与缴费挂钩,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
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推进大数据应用,逐步建立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主,按床日、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
四是加强基金风险防范,科学编制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健全基金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确保基金运行稳健可持续。
截止目前,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7848.83万人,其中职工医保2954.05万人,基本医保覆盖面稳定在98.2%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基金支出1475.75亿元,较上年增加176.64亿元,增幅13.6%。
在聚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看病就医不便方面,卫生健康部门认真落实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为民服务解难题15项举措”。
一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下发了《江苏省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通过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密切科室部门协作、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各医院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有效缓解了病区加床现象。
二是建设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国家首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已基本形成。
三是加强医联体建设。目前全省各市、县均已推开医联体建设,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有力推进,实现所有设区市主城区和县(市、涉农区)城乡政府办医疗机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全覆盖,医联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是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为主体,面向老年人、慢性病人为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医疗、预约转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连续性服务。围绕失能半失能、行动不便人群的特殊需求,印发《关于开展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上门服务流程、家庭病床设置要求、服务清单等内容,在签约服务基础上,鼓励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预约上门、家庭病床等服务,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在医联体、医共体支撑下,创新基层特色科室、社区医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等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质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承接上级医院下转病人。在基层开设上级医院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共同做好长期治疗病人的接续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们的提案,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卫生、医保等多方联合检查督办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
感谢您们对医疗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