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打击欺诈骗保>>工作动态

全省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药品追溯码“码上监管”

发布日期:2025-04-26 12:44 浏览次数: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必须坚决守护好。今年4月是第七个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全省各地围绕“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宣传主题,坚持创新引领、宣教结合、精准滴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打出医保基金监管宣传“组合拳”。



药品追溯码如同药品的身份证,可以精准定位药品流向,有效识别和打击虚开、倒卖药品等欺诈骗保行为,今年71日起,全国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结算。围绕追溯码宣传应用,各地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

徐州市

创新宣传方式,让政策走进街头巷尾。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将追溯码监管应用等医保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的医保政策有奖答题活动,以趣味互动形式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连续发布的《追溯码时代,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等系列医保小课堂,采用图文并茂的案例普及追溯码知识,累计阅读量突破10万+。


 


聚焦基层需求,延伸服务到田间。县区医保局用朴素的实践彰显着医保服务的深度与温度。沛县推广“扫码购药”服务,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社区乡村,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让农村老年群体了解购药扫码的重要性,学会凭手机扫码完成身份核验,防范药品倒卖行为,大家共同守护自己的用药健康权利。



强化主体责任,夯实服务根基。定点医药机构是服务群众的直接主体,徐州市医保部门组织开展医保服务协议培训,覆盖全市所有定点机构负责人,通过条款解读、案例剖析,进一步强化规范定点管理,强调“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主体责任,明确药店必须按要求及时、准确上传药品耗材追溯码,严格落实追溯码采集工作,营造基金安全大家守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南通市

创新载体深化“码上监管”实效。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公交站台、地铁、云基地三大阵地,以药品追溯码“码上监管”为核心切入点,向参保人宣传“买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积极引导公众运用国家医保平台追溯查询功能,推动“购药先扫码”成为广大公众的日常自觉行为。


 

打造线下宣传流动课堂。充分利用线下资源,在15个核心商圈的公交站台以及“南通医保法治号”地铁专列(在地铁车厢进行季度主题宣传),依托海报、门贴、窗贴、侧顶贴、拉手等多样化宣传载体,张贴“倒卖回流药 罪责难逃”等系列宣传画,成功打造出流动的医保法治课堂,让医保政策和法治观念更广泛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开展线上宣传提升覆盖面。依托“医保云上宣传教育基地”以及微信公众号,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有奖知识问答、短视频学习课等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组织“码上监管”专题访谈,深入解读药品追溯码“码上监管”的重要意义和操作方法。编印典型案例汇编手册,通过真实案例向公众普及医保政策和法律法规。 

镇江市

聚焦追溯码应用,强化主体责任。召开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恳谈会,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组建“流动培训队”,深入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确保定点医药机构药品销售“应扫尽扫、依码结算、依码支付”,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培训宣传全覆盖,强化主体责任,保障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

 

 

聚焦参保人“知法守法”宣传到基层。深入基层社区,走到群众身边,结合义诊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现场讲解普及药品追溯码查验技巧和欺诈骗保线索识别方法,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医保基金监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引导群众“看病购药先扫码,异常数据随时报”。

 


聚焦支付资格“监管到人”宣传面对面。走进定点医疗机构面对面讲解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相关规则、应用及修复恢复等内容,提高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和定点零售药店主要负责人对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充分理解和认识,明晰自身的职责,规范使用医保基金。

打印 关闭